皇甫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朝仙道,爱尚看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陈少君不同,身为天界的北斗器君,陈少君乃是整个三界所有器道一脉为之仰望,宛如泰山北斗般的存在,可以说他是真正的顶峰。

——当然,陈少君炼制法器的时候,因为自身不会武功,依然需要借用到北斗仙门的力量,或者说其他仙人的帮助,但是陈少君在器道上的造诣和眼界,却是实打实,不带半分折扣虚假的。

最重要的是,中古时代尽管受到所有三界强者的打压,关于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只鳞片爪,残缺不全,但陈少君却可以说,关于中古时代的邪器,有许多的知识或者说典籍孤本,其中相当一部分就存放在他北斗仙门的寝殿之中。

在陈少君的眼中,炼器是没有正邪之分的,作为北斗器君,陈少君固然在正道法器上的炼制登峰造极,但作为一个合格的炼器师,对于邪道,最主要的是邪道法器,也必须要有所了解。

邪道的法器虽然本身邪恶无比,甚至还有很多是以亡魂炼制而成,用鲜血浇灌而成,但是摒弃掉这些邪恶的部分,作为单纯的法器,中古时代的法器,特别是那些强大的法器,也有其特殊之处。

取长补短,合则用之,陋则弃之,这也是一个合格的炼器师应该做的。

陈少君之所以能够一眼就认出这位人魔老祖拿出的乃是三界中人人喊打的中古邪器,也恰恰正是因为他在仙界的时候,曾经涉猎过这部分的邪器内容,所以才能够一眼辨认出来。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对于陈少君来说,当年在仙界仅仅只是因为兴趣,收集而来的那些中古时代的孤本、秘本,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恰恰正是因为其中记载了一部分和这枚阴阳血铜车相通的部分,也就是阴阳血铜车表面,陈少君死死盯着的那一道字符图案。

陈少君对于中古邪器的了解绝对算不上是多么的炉火纯青,了如指掌,但相比起人魔老祖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仅仅只知道使用,而不是其原理,更不知道炼制的人来说,陈少君至少已经是“大师”水准了。

按照陈少君看过的那本中古秘本中的记载,那道藤蔓般的特殊符文乃是中古一种小众范围的特殊炼制方法,称之为百邪化龙。

中古的书籍被焚毁的太厉害了,陈少君这样的存在,凭借着北斗仙门第一大派的威名也仅仅只收集到了其中三种特殊炼制方法而已,百邪化龙恰恰正是其中之一。

这一枚阴阳血铜车的炼制手法中,至少蕴含了数百种结构,百邪化龙也仅仅只是其中之一,但尽管如此,这种小众的邪道炼制手法恰恰正是其中最核心的手法之一,因为那荆棘般的图案所贯通勾连的赫然正是阴阳血铜车的核心法阵。

小众并不是因为威力弱,而恰恰是因为威力强大,炼制困难,也就是所谓的核心高等炼制手法。

不论是谁,只要掌握了百邪化龙的炼制之法,也就能够通过这种特殊的秘法掌握整个邪道法器,这是那本中古秘籍中明确说明的。

虽然这种方法掌握极难,不过对于陈少君这位曾经的北斗器君来说,这恰恰是其中最简单的部分。

轰隆隆,就在人魔老祖还震惊于陈少君竟然能够将一身至阳至刚的内力悉数转化成邪道内力的时候,陈少君猛然丹田一震,无穷无尽的邪道内力汹涌浩荡,直捣黄龙一般,直接轰入到了阴阳血铜车上那一处特殊的藤蔓状符文印记之中。

同时,陈少君的左手掐动法诀,以一种特殊而细腻的手法,将自己的力量打入了这枚阴阳血铜车的核心阵法内部,而且一路咔嚓嚓,摧枯拉朽,直奔这件中古法器的最核心地带而去。

不止如此,就连同陈少君磅礴的大宗师巅峰级别的精神力也跟同他的内力一起,由内而外,直奔阴阳血铜车的关键区域。

砰砰砰,刹那间,一阵接一阵的炸响声连绵不绝,从阴阳血铜车中传来,这件中古法器由外至内至少分成了九九八十一层。

每一层都细密无比,然而陈少君利用自己从那本中古密本中学来的特殊手法,不断将自己的力量铸造改变,每穿过一层,便结一种特殊手法,重重叠叠,将这枚中古法器的一层层构建,层层炼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连人魔老祖自己都不曾发现,更不曾将之炼化。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魔老祖说到底也仅仅只是一个纯粹的武者,并非炼器师,这枚阴阳血铜车的强大之处其实远比人魔老祖目前所知的还要厉害。

不过那些隐秘的地方,除了像陈少君这样的顶级的炼器师,一般的武者根本察觉不到,即便察觉到了也不知道那种结构和阵法到底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炼器师的优势。

“不好!你敢!”

天空中的人魔老祖原本还震惊于陈少君的大胆行径,然而感觉到阴阳血铜车的变化,即便是这位城府极深,心狠手辣的邪道巨擘,一瞬间也不由骤的变了脸色。

对于陈少君,他一向是不怎么看得入眼的,甚至就连之前的举动,说白了,其实也是一种猫戏老鼠的心态。——那些比陈少君强大的武道强者,他都杀了不少,更何况是陈少君一个乳臭未干的人类小子。

但是当陈少君一把抓住阴阳血铜车的时候,人魔老祖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平步青云

梦入洪荒

史上最强狂帝

天下1

逆剑狂神

一剑清新

都市极品仙尊

半夏有毒

造化神宫

太九

萌宝驾到:爹地投降吧

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