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98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的明末生涯,爱尚看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么贵…”听完卫征所说,王忠颖下意识发出一声惊呼。

卫征没有丝毫犹豫的冷笑道:“贵吗….据本帅所指,在朝廷同本帅进行军事对峙的一个月时间内,京城精盐的价格,已经从当初的十五两银子一担,涨到如今的二十五两银子。”

“本帅开始想全国各地输送精盐后,及时价格有所回落,也不可能回落到当初的十五两银子一担。所以,不管怎么样,朝廷都有赚头…”

“再说了,如今的大明朝,用精盐的都是官绅地主….这些人有的是银子,至于怎么将他们手里的银子掏出来,就要看朝廷诸位大人的能耐了…”

“除了精盐意外,从下个月开始,本帅已经控制的山东半岛,还会以二两银子一担的价格,向大明各省销售没有任何杂质,比普通粗盐更加洁净的海盐…”

“如果朝廷想要,本帅也会以同样的价格,卖给朝廷,让朝廷帮本帅销售这些海盐。”

“至于玻璃镜的价格,本帅可以肯定的告诉王大人,价格绝对比当初供应皇店时候的要贵一些。至于具体价格,届时会有专人跟朝廷具体谈判……本帅就不多说了。”

听完卫征所说后,王忠颖直接闭上嘴巴。

因为,卫征所说全部属实…

即使朝廷以十五两银子一担的价格购买精盐,仍然有非常大的赚头。

但是,有了那些商人同朝廷进行竞争后,朝廷卖出的价格,明显不能太高。否则,精盐生意,就会全部落入那些商人手中。

不过,不管怎么样,一担精盐赚取一两银子,还是必须的。

当然,清楚大明朝人口数量的王忠颖,绝对不会小看这一两银子。

别的不说,仅拥有人口几十万人的京城,一年所需要消耗的精盐就在五万担上下,更何况整个大明朝….

按照王忠颖的顾及,只要朝廷将精盐销售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凭借大明朝的那些官绅地主,一年消耗一百五十万担精盐,绝对没有丝毫问题。

一百五十万担精盐,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更加重要的是,这还仅仅是精盐一项的收入。

如果算上更加赚钱的玻璃镜,一年多出三四百万两银子,都不在话下…

每年三四百万两银子,对于早就入不敷出的朝廷来说,绝对是一大笔收入。

想到这里,王忠颖心里,直接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笑容。

但是,让王忠颖没有想到的是,朝廷虽然从中占了不少便宜。但是,真正赚钱的却不是朝廷,而是坐在面前,表面上看,仍然一脸平静的卫征。

一担精盐十五两银子,一百五十万担精盐就是两千多万两银子。

要知道,自从莱州湾延长开始出产海盐后,山陕总督府每出产一担精盐的成本,已经缩减到五钱银子。也就是说,一百五十万担精盐的成本,连八十万两都不到…

这样算下来,山陕总督府光精盐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两千多万两。

当然,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打算对整个大明盐业进行改革的卫征,并不打算让大明的盐价继续这个一路高飞下去。

现在之所以定这么高的价格,完全是为了赚取大明朝那些官绅地主的钱。

等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以后,山东半岛的各大延长,可以出产足够的海盐后。卫征就会着手进行自己早已经想好的盐业改革。

到时候,整个大明朝对精盐的消耗,一定会大幅度降低。

不说一百五十万担,也许连五十万担都不到。

不过,即使如此,卫征也可以通过普通海盐,赚取利润不低于精盐的大笔银子。

因为,莱州湾出产的海盐,品质上虽然远远超过大明市场上的粗盐,但是,他的成本,却低到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数字…

晒制一担海盐的成本,竟然连三分银子都不到,近乎于无……

也就是说,总督府卖出去一担海盐的存利润,几乎达到惊人的二两银子。

按照大明一亿五千万人口进行计算,一年至少需要两千万担。按照二两银子一担海盐的利润进行计算,就是整整四千万两银子,远远高于精盐收入。(未完待续……)R129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针神医

钓鱼1哥

韩娱之鉴宝专家

我幻我狂

吞龙

如狼似虎

天庭垃圾回收大王

狐言乱雨

40℃接触GL

涔至

柯南之警务监察官

四季萃香